最近讀了“經風雨”先生的游記《走進故國舊土——俄羅斯海參崴和海蘭泡之行》,感覺圖文并茂,情文并舉,是一個難得的好游記,經與“經風雨”商量,現在這里發給大家共享,希望大家喜歡。
走進故國舊土——俄羅斯海參崴和海蘭泡之行
一、翻閱歷史:二個不平等條約,沙俄奪去了中國近十分之一的國土
二、愛輝悲歌:喪權辱國的千古遺恨
三、故國舊土:紫金產地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
(一)黑河:熱面孔貼上了冷屁股
(二)如此數字游戲:走貿與走游
(三) 布市市名:俄國人的喜訊
(四)布市風情:地道的俄餐
(五)布市風情:來一次家訪
(六)方志博物館:中國人的苦澀
(七)友誼賓館:嫖賭逍遙之地
(八)布市風情:俄羅斯美女是亮麗的風景線
(九)布市風情:十里沿江大道的晚上
(十)回望故土,留住歷史
四、故國舊土:東方良港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一)走進海參崴
(二)符市市名:中國人的恥辱
(三)奧妮婭:可愛的大學生導游
(四)金角灣:美麗的海灣
(五)十二點:這里響起了炮聲
(六)海軍節:海參崴的狂歡節
(七)勝利廣場:美女聚集地
(八)9288;俄國人的驕傲
五、回望故國舊土:過去的故事
一、 翻閱歷史:二個不平等條約,沙俄奪去了中國近十分之一的國土
2007年8月5日中午12點,黑龍江畔愛輝城,艷陽高照,碧空如洗。
剛剛走出愛輝歷史陳列館的樓主我,一腔怨憤無處抒發。登上樓頂極目遠望,對岸是故國舊土——現在是遼闊的俄羅斯遠東地區,腳下是昔日內河——現在是界河的黑龍江。
憑欄處,抬望眼,怒發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望著咆哮東去的黑龍江,我欲哭無淚。逝者如斯乎?
黑龍江,是中國北方民族的母親河”。從遙遠的古代起,源遠流長支流眾多的黑龍江流域就哺育著自己的優秀兒女——中國古代北方諸多民族。他們在美麗富饒的黑龍江流域廣袤的土地上,世代勞動、生息、繁衍,與血脈相連的中原各族一起,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歷史。
可是,可是,150年前,黑龍江這條中國的內河,一夜之間成為了中俄兩國的界河。奇恥大辱,始作俑者是沙俄老毛子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
早在十七世紀四十年代,沙俄哥薩克就不斷向東侵擾,那“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樹林”和盛產黃金和紫金的遠東地區,一直是沙俄的垂涎之地。
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清政府被迫組織了雅克薩之戰,通過外交談判,中俄兩國于1689年9月7日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遏止了俄國向東方的侵略擴張,帶來大清帝國北部邊界近二百年的平安無事。
可是,還是可是,隨著滿清的不思進取,國力日益式微,給“亡我之心不死”的老毛子以可乘之機。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戰爭形勢對清政府極為不利。沙俄趁火打劫,在黑龍江地區不斷制造事端,老毛子穆拉維約夫率領俄國哥薩克軍隊直逼璦琿城下。
5月22日,穆拉維約夫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談判。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之下,奕山終于屈服,被迫于5月28日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喪權失地的《璦琿城和約》,又稱《璦琿條約》。
一紙不平等條約,江河易主。以海蘭泡和伯力為中心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
欣喜若狂的穆拉維約夫得手后,條約字跡末干,就立馬將海蘭泡改名,也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這一年,也就成為這個城市的建城之年。黑龍江也改名為阿穆爾河,海蘭泡成了現在阿穆爾州的首府。
《璦琿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失地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愛輝這個地名在列強的歷史教科書中抖動著悲慘的身影,象征著屈辱。
第二個喪權失地的不平等條約則是1860年沙俄強迫滿清政府簽定《中俄北京條約》,致使包括海參崴在內烏蘇里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1862年,沙俄政府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譯成漢語就是控制東方。
嗚呼!我們的海蘭泡!嗚呼!我們的海參崴!短短兩年間,中國失去了10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占當時國土的十分之一。
1、1657年和1658年,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清政府兩次被迫組織了雅克薩之戰。圖為大戰場景。
愛輝,也稱璦琿,距黑龍江省黑河市35公里。滿清時期,愛輝是黑龍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中心,也是黑龍江將軍衙門的駐地。愛輝因《璦琿條約》而聞名于世,愛輝歷史陳列館也因《璦琿條約》而倍受世人關注。
2007年8月5日上午10點,我從黑河出發,坐中巴車來到這里,參觀了這個陳列館。展館的設計為方圓一體,主展廳大樓右圓左方,象征國土完整,可是被一個大三角一沖為二,右圓型建筑被割出城墻,寓意不平等的《愛輝條約》使中國的領土被沙俄割占了60多萬平方公里。三角形的一邊指向見證松,另一邊指向魁星閣。
主展廳入門左側是有創意的城墻,上面是210平方米的大型銅浮雕《美麗富饒的黑龍江》,右側是五面風墻,五面風墻懸掛大小不等的1858個風鈴,在微風中作響,寓意是1858年簽訂的不平等的《璦琿條約》 順著風鈴墻步入50米寬、6米高的階梯,階梯旁的側面小廣場上,一個母親的兩只抽象的大手,托著地球儀,有一個殘缺的手指,寓意著祖國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奪去了近十分之一。
1858年,沙俄在愛輝條約劃走了中國大片土地之后,為了去除后患,趕盡殺絕,1900年沙俄蓄意制造了"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將數萬曾世代居住在黑龍江現俄國一側的中國居民驅趕、屠殺至滾滾的黑龍江中。僅"海蘭泡慘案"一批就在江中殺死和淹死中國居民5000多人,鮮血染紅了黑龍江水,活著游到江對岸的只有10余人。之后,沙俄血洗黑河和愛輝,愛輝在血火中被夷為平地,僅剩下一座魁星閣,成為古城被血洗后唯一留存的建筑。
列寧在《中國的戰爭》一書中,憤怒地譴責“沙皇政府在中國的政策是一種犯罪的政策”,“它們殺人放火,把村莊燒光,把老百姓驅入黑龍江中活活淹死,槍殺和剌殺手無寸換的居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
血沃黑土,愛輝悲歌。血淋淋的歷史告誡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